漁業生產與管理系 教育目標暨核心能力
漁業生產與管理系
教育目標:
培育漁業生產技術、海洋生物資源利用及產業經營管理之專業人才。
核心能力:
系核心能力 |
系核心能力定義說明 |
校核心能力 |
生物資源永續 (院共同能力) |
培養學生具備水產生物資源與生物科學領域的專業知識,以促進臺灣水產相關產業永續發展及產學互動研究合作 |
專業知識 |
產銷管理能力 (院共同能力) |
培養學生對於水產品生產、品質管理及行銷之能力 |
專業知識 |
漁航能力 |
培養學生天文航海、地文航海、船藝、航海儀器操作、船舶通訊的能力,並具備氣象的基本知識。 |
實務技能 |
漁具漁法 |
瞭解漁具構造與維護、瞭解各種漁法及其作業方式。 |
實務技能 |
漁業國際觀 |
瞭解我國遠洋漁業及世界主要國家漁業狀況,並瞭解國際漁業管理現況與趨勢以培養學生的國際觀。 |
專業知識 |
漁業經營管理 |
瞭解企業組織及管理,具備漁業經濟學、管理學知識以培養學生具漁業及相關事業經營管理的能力。 |
誠信務實 |
漁業行政管理 |
培養學生對漁業法規、水產資源培育與管理、漁業政策與行政管理等漁業行政的認知與基礎。 |
服務關懷 |
生物與生態研究 |
培養學生有關魚類學、漁業生物學、漁場及生態等科學的知識與基本研究能力。 |
專業知識 |
漁業資訊處理與應用 |
培養學生對漁業資訊之蒐集、處理、應用與使用統計軟體的能力。 |
整合創新 |
外國語文能力 |
具備基本外語文溝通、閱讀與寫作能力。 |
語言智能 |
應用電腦 |
能應用電腦處理一般事務。 |
資訊能力 |
溝通與協調 |
培養學生表達意見、說服他人,同時也能尊重與容納他人的能力與精神。 |
溝通合作 |
人格特質養成 |
具有自我調適、強韌抗壓、學習新知及創新思考的能力。 |
堅毅承擔 |
文化與社會關懷 |
吸收海洋文化,關懷海洋環境。 |
海洋文化素養 |